云南师范大学杨洪林教授作“有鸣讲坛”线上讲座-太阳集团tcy8722

太阳集团tcy8722

../../images/logobanner.jpg
当前位置: 首页 > 学术活动 > 正文
云南师范大学杨洪林教授作“有鸣讲坛”线上讲座
发布时间:2023年12月15日  来源:陈静怡  编辑:  浏览次数:

 12月14日上午,云南师范大学杨洪林教授应太阳集团tcy8722新闻传媒学院“有鸣讲坛”邀请,带来题为“让意义停留的技术——一种可能的仪式理论与方法”的线上讲座。此次讲座由太阳集团tcy8722新闻传媒学院副院长(主持工作)李刚存主持,来自新闻传媒学院、人文学院、民族研究院的近百名师生通过视频连线聆听了讲座。

杨洪林教授,彝名嘉日姆几,现为云南师范大学法学与社会学学院教授,人类学研究所所长,教育部重点人文社科研究基地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云南师范大学教育学博士生导师,云南大学民族学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法律人类学、医学人类学和民族教育学研究。

杨洪林教授指出,仪式是一种文化,也是一套符号技术。仪式是缔造共同体最重要的技术,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需要仪式来生产和分配共同体的象征资源与符号。他从仪式的代表性定义、思想与行动、仪式的内与外、仪式与社会结构、作为互动情景的仪式等方面全面地介绍了仪式的内涵、历史、应用。

杨洪林教授提出“溪流中的竹筐”概念,来比喻自己的仪式理论。“仪式就是溪流中的竹筐,河水流动的同时,竹筐留着了小溪,小溪也被竹筐所型塑。”他指出,竹筐的仪式隐喻实际上就是“流动着的界限”,仪式是当下化的“流动着的界限”,是动与静的结合体,它是动中的静,也是静中的动。

杨洪林教授引入并讲解了云南黑树林地区的“噶洒罗”仪式(祭沟仪式)个案,并指出“噶洒罗”仪式试图将历史当下化,是一种让意义停留的文化技术,是一种用符号适应社会变迁的共同体技术。

杨洪林教授总结了仪式研究的“竹筐观察法”,关键有三:一是寻找竹筐的边界,即寻找仪式的框架与边界;二是探究竹筐如何塑形,即研究仪式里的规则与资源;三是追问意义的生产,即我们从仪式中收获了什么。

最后,杨教授对在线观众提出的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

李刚存副院长在总结中指出:“杨教授的讲座体系完整、思路清晰、功力深厚,具有较强问题意识和方法论意识,对我们从事传播与意识、媒介仪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相关研究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下一条:知周边形势 传中国之声 云南民族大学甘雪春教授做客“有鸣讲坛”

关闭


Copyright © 太阳集团tcy8722(2008-2016)  滇ICP备05000828号-1/云教ICP备34596178号


总访问量:   今日访问量: